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家长朋友和教师朋友们:9月1日,本该是我们重返课堂,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同学们欢声笑语,书声琅琅的日子,突然反复的疫情,让我们进入了防疫抗疫战斗的新篇章。在这个时候,如果你有一些迷茫,焦虑等负面情绪,请您戴上这个居家防疫形势下的“心理防疫口罩”,让它助您心理战疫!
学生篇
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个人清洁卫生
在疫情期间遵照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的原则,保持个人和家庭的清洁卫生。要保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时间,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
2.坦然面对情绪变化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
在疫情压力下,你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愤怒等各种不良情绪。这是我们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体现。面对负面情绪,我们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也不要否定自己的感受。承认情绪存在的价值、意义。它们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警惕,去积极地保护好自己。如果出现负面情绪,你可以告诉给你信任的人。或者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用日记、绘画、编故事、唱歌等形式将负面情绪进行控制和排解。
3.科学看待疫情防控学习情绪调整方法
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学会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来维持情绪稳定,也可以通过运动和音乐倾诉来转移注意力,增加积极体验。
4.保持学习状态坚持锻炼身体
保持课内课外学习。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参加课程学习,完成家庭作业。坚持每天锻炼。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的锻炼方式,如跳绳、体操、普拉提等。
家长篇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其实家长们也很紧张,甚至压力更大。这个时候,家长很容易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反而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家长们的自我调试也非常重要。
1.了解孩子给予支持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上盼望独立,又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作为家长,我们应多用耳朵少用嘴,也就是多听少说。应尊重孩子的想法,把孩子作为发展中的独立个体来对待。看到孩子的成长,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信任孩子,给与力量和支持。
2.积极心态正面沟通
我们应保证自己的积极心态,恰当地给孩子积极正向的评价。多共情,少评判。沟通时使用积极语言,控制负面情绪,在顺畅的沟通中双方收获认同感、尊重感、归属感、成就感。
3.家校携手互信互助
相信学校的一切安排都源于为每一个孩子负责的初衷,积极配合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我们及时关注和共同呵护,及时引导孩子放平心态、安心学习、正常生活。家校合力,共同筑牢疫情防控保护墙。
教师篇
1.科学认知避免过度焦虑
被打乱的工作计划和教学安排可能会让许多教师感到焦虑。教师们在学习疾病防控知识,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转移注意力,不苛求自己,避免过度焦虑。非常时期,老师们有可能要经历不同的教学模式的转换,会面临很多变化和挑战,难免会出现烦躁、郁闷、注意力无法集中等情况。这时,不要强迫自己,放松一下心情,试着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力。
2.开启积极思维模式保证睡眠和运动
老师的压力主要来自教师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可以尝试建立积极正向思维模式,看到压力背后的积极意义,适度的压力对人的健康是有利的,可以提高人的适应能力,让人集中注意力和精力去应对紧急事件,更加出色地完成任务。但在疫情之下,老师们既有繁重的教学压力,又有校园防控工作,让老师们的工作量骤然增加。这时,老师们应当合理作息,正常饮食,规律生活,适度运动,充足的睡眠和运动不仅是身体健康的基础,也是心理健康的保障。身心一体,照顾好身体,情绪也会随之变好,免疫力也能提升,就能做好各项工作。
3.平衡多重社会角色
特殊时期,老师要合理处理各种关系,转换好身份角色。在学校里,老师之间、师生之间是命运共同体,是战友,是同伴;在家庭中,很多教师也同为人父,为人母。面临家中和学校孩子的情感都需要得到较多照顾时,多重角色容易失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接纳自己的有限性,允许自己不是全能的人,暂时没有办法兼顾教学与照顾孩子,不因为这件事情而为难自己。所以需要积极寻求家人、朋友和学校等多方的支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鼓励。
疫情之下,大家要学会照顾好自己的心理健康,做好“心理防疫”。戴好“心理口罩”,用科学的方法应对困难,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让我们的生活以及身心都处于一个健康稳定的状态。期待“疫”消云散,一切美好终将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