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6

5

校园精彩瞬间

校园精彩瞬间

校园精彩瞬间

校园精彩瞬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论语中的中华美德——“道中华”系列选修课(二)

论语中的中华美德——“道中华”系列选修课(二)

2025年04月22日 11:47:05 访问量:13
论语中的中华美德

——“道中华”系列选修课(二)

2025年4月8日“道中华”系列选修课(二)正式在学校五楼报告厅开讲。本次讲座初一年级语文教师冶娅琼以“论语中的中华美德”为题,初一年级全体参与本次讲座。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了仁爱、诚信、孝道、礼义等传统美德的核心精神。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共建和谐校园,冶老师带领学生从《论语》中汲取智慧,践行美德,争做新时代文明学子。《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这些美德不仅是古代社会的道德准则,更是当代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

在讲座中,冶娅琼老师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读《论语》。从“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切入,结合古今案例阐述其中蕴含的美德。在讲述“仁”时,不仅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经典语句,还列举现代社会中志愿者无私奉献的事例,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仁”的当代价值;讲解“礼”时,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社交礼仪,点明《论语》对规范个人言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论语》的智慧并不遥远,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当传承中华美德,将其融入日常行为,做一个有修养、有担当的人。

学生感想

初一一班扎西看卓:通过这次讲座,我对《论语》中“仁、义、礼、智、信”等美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前只觉得这些是书本上的道理,但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它们其实是指导我们日常行为的智慧。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是道德准则,更是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

初一四班格来然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诚信都至关重要。考试不作弊、承诺要兑现,这些小事积累起来,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初一五班卓玛永夏: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让我意识到礼仪不仅是形式,更是对他人的尊重。比如在食堂排队、见到老师问好、公共场合保持安静,这些细节都能让校园更文明和谐。

43e19b4a98645a6657b8a828ac8c311.jpg

图文:校团委

编排:魏华

审核:冶文豹



编辑:冶文豹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玉树(海东)分校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