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教共研,共促成长——海东市属各高中历史学科组莅临我校开展1+4+N教研活动
2025年04月08日 17:00:16 访问量:29次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海东市属各高中历史学科组莅临我校开展1+4+N教研活动
2025年3月26日上午,市属高中历史 “1+4+N” 教研活动于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玉树(海东)分校高中部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围绕“不同学情下的分层教学与精准指导策略”展开,旨在深入推进课堂改革,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互鉴。海东市教研室教研员、市属各高中“1+4+N”历史中心教研组成员以及我校高中校领导、教务、教研主任、全体历史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海东市属各高中历史教师莅临我校开展1+4+N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的一大夺目亮点,是同课异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青年教师郎平与专家教师马占峰,围绕《当代中国的外交》这一课题,各自施展教学专长,呈现了风格截然不同却同样精彩纷呈的两节课。郎平老师以“百年外交,大国成长”为主题,借助中国外交部发言视频和《辛丑条约》签订场景与中美阿拉斯加高层战略对话场景导入新课,瞬间吸引了学生的目光,直观展现了中国外交实力的提升,成功激发了学生对当代中国外交的浓厚兴趣。教学过程中,郎老师巧妙运用时空坐标,将教学内容系统梳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十八大以来三个阶段,并以生存“立”国、发展“强”国、责任“强”国为线索,清晰呈现了当代中国外交的发展脉络。在课堂总结环节,郎老师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因素思考当下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有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课后任务布置别出心裁,让学生扮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此外,郎老师综合运用情境教学、小组讨论、史料解读等多种教学方法,深度整合教材内容,注重启发式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切实落实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马占峰老师秉持传统教学模式,仅凭“一本教材”“一只教鞭”“一张地图”“一副板书”,就展现出了有着40年教龄教师对历史教学的炽热情怀。虽未使用精致课件与精彩视频,但马老师精心手写教学案,巧妙设计教学环节。他从课题切入,深度解读时空观念,拓展外交内涵,从中国外交的历史、策略、影响因素、取得成就、所处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细致的讲解。通过梳理对比从古至今的外交方式,精准概括了中国外交从古代的“和”到近代的“屈”再到当代“强”的发展脉络,将教学内容整合重构为开创外交(毛泽东时代)、开放外交(邓小平时代)、特色外交(习近平新时代)三个环节,以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为导向,环环相扣地推进教学,耐心启发学生思考,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呈现出了一堂真实、扎实、朴实的历史课。课堂展示环节结束后,全体教师在高中部三楼会议室开展了评课议课教研活动。两位授课教师分享了各自的课堂设计思路,阐述教学构思背后的理念与考量。随后,其他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踊跃发言,针对这两堂课展开了深入且全面的研讨,大家秉持着客观、专业的态度,既充分肯定了两节课的亮点与突出优势,又真诚地指出存在的不足,还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活动主持人保生才老师用“不虚此行,别开生面,独具特色,收获满满”这十六个字,对此次活动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与评价。保老师首先对参与授课的两位老师给予了充分认可,面对不同的学情,两位老师因材施教,分别采用了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策略,但在课堂教学的推进过程中,两位老师都展现出了高超的教学技巧,巧妙且自然地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等,深度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知识点与环节之中。这不仅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更系统、更深入,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两位老师十分注重课堂价值与情怀的传递,通过剖析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让学生在感受历史魅力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没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灌输,而是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从如何阅读和分析史料,到如何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再到如何进行历史思维的培养,都给予了学生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建议,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位老师在此次教研活动中的精彩表现,不仅彰显出了他们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更体现了他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相信此次的教研活动,无论是对于参与授课的老师,还是观摩学习的其他教师,都将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和能力提升的机会。海东一中的王老师认为两堂课风格截然不同却各有长处,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入、提炼精准,内容丰富且准备充分,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了唯物史观,注重课堂讨论和提问,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充分展现出了授课教师扎实深厚的学识素养。就学生反应来说和其他学校无差别,显示出了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潜力。并针对郎老师和马老师的课堂,给出了具体且细致入微的评价,同时也提出了贴合实际教学、极具建设性的建议。海东二中的邓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教学知识储备丰富,内容安排实在、实用且贴合实际,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针对性。郎老师在教学设计方面独具匠心,导入新颖且有效,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讲解过程中注重条理,结构分明,从立国、富国到强国层层递进,层次清晰,能让学生一目了然,还善于引导学生关联政策与形势,有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马老师有效发挥了老教师的优势,教学逻辑严谨周到,通过时间点的引导,启发学生层层深入思考,促使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三位老师发言之后,其他学校的老师们也纷纷踊跃参与讨论,就之后的教研方案、新老教师的交流、学生素养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独到的见解。大家各抒己见,交流着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老师们精彩的观点和讨论成果,为大家今后的历史教学提供了诸多全新的思路,助力各校的历史教学工作不断取得创新与发展。活动末尾,校党总支书记冯建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冯书记首先对不辞辛劳前来参与活动的各校教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感谢他们的积极参与为此次活动注入活力、贡献智慧。同时,冯书记对本次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并要求在今后的活动中教务处、教研室、学科组要更进一步,让此类活动越办越好。最后,冯书记对本校教师提出了中肯且独到的建议,他激励大家以海东市属各校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人的长处,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努力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此次教研活动为市属高中历史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优质平台,通过同课异构与研讨交流,有力推动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方法的改进。在这里我们要感谢海东市教育局以及市属各高中让我们融入海东教研的大家庭,帮助我校教师成长,提升我校教科研水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学科来我校指导教研,进一步丰富我校教研活动,提升教研水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编辑:冶文豹